学校致力于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和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为目标。每年学校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创建评选活动。在学风建设方面,组织开展“争坐前三排”、“明德学伴”、“学长领航计划”“学习活动打卡”等校风学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积极运用新形式新方法,优良的学风考风进一步深入人心,考试违纪行为发生率同比下降22%。推进易班融合发展,提升网络育人实效。持续打造网络思政育人品牌,2022年,在“年年有‘易’”易班寒假活动中策划了“颂光辉历程 展时代新风”党史知识竞赛,用网络竞赛的方式宣传党的历史,吸引力1733名同学参与;2023年,开展“阔步十年路,奋进新征程”--2023年年有‘易’易班主题活动,引导同学以网文、短视频的形式书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抒发浓厚的爱国荣校情怀,活动共征集网文作品212件,短视频作品45件。
注重校院联动,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创新思路举措,强化就业创业育人功能,千方百计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提质增效。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管理服务工作形成体系方面,将“完善工作机制、突出平台建设亮点、扩展服务场景”作为主要举措。
我校2021届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6.48%,同比增长4%。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超过应用研究研究型高校平均水平;取得了“两高一低”的突破性成绩,签约率达到83.19%。研究生就业率2021年96.14%,2022年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01%,高于上海市和应用研究型高校平均毕业去向落实率;签约率为92.59%,为历年来最高;灵活就业率为2.42%,为历年来最低。激励研究生特别是涉农专业研究生在就业创业中投身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鼓励毕业研究生到西部、艰苦行业、基层就业,68位研究生获得2021届毕业研究生西部就业、艰苦行业和基层就业奖励。58位研究生获得2022届毕业研究生西部就业、艰苦行业和基层就业奖励。
(就业宣讲活动)
重视资助育人工作,强化资助育人功能发挥,完善“6+1”措施的资助育人体系。2021—2022学年我校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数为2032人,占全校本科学生总数的16.76%;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数1708人。2021年我校入学本科新生数为2993人,通过绿色通道入学新生数为94人,9663人次获得895.18万元的各类奖学金,4056人次获得669.24万元的国家助学金资助。2023年上半年,5015人次获得281.76万元的各类奖学金;2051人次获得338.44万元的国家助学金资助。生活补助共计发放72542人次,194.44万元;54人次获得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续贷,金额36.74万元;3182人次学生参加校内勤工助学,获得报酬96.6万元;向279人次提供了10.79万元的临时困难补助;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补偿44人次,金额为38.3万元,退役士兵国助发放202人次,金额为10.2万元。为132人次发放社会捐助金37.65万元。为894名学生发放冬季送温暖12.52万元;152名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清真餐补7.6万元。2023年春节为8名留校本科学生发放餐贴、慰问金2800元。
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2021年上海市“感党恩 念党情-我的故事给党听”献礼建党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中,李俊钚同学征文《党啊,亲爱的妈妈》获得二等奖;海洋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林丹丹同学征文《百年千秋伟业,二十年焕然一新》;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董哲妮同学征文《青春担当,觉醒未来》获得三等奖。2021年招募了33名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来自于14个省市,在暑假他们开展了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水产与生命学院学生李俊钚在评选中荣获二等奖,水产与生命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宇峰、学生资助中心郑晓琼、王伟利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荣获“我为资助代言”中银杯2021年上海高校十佳学生资助宣传大使评选活动、2021年上海市“感党恩 念党情-我的故事给党听”献礼建党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2023年我校工程学院学生张悦悦在第五届“我为资助代言”上海高校十佳学生资助宣传大使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023年上海海洋大学选送的管弦乐团节目《激情燃烧的岁月》作为序章在上海市学生资助育人主题教育活动进行表演。
2021年上海市心理健康活动月优秀组织奖及上海市心里海报设计大赛二等奖.jpg
2021年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大中小幼一体化心理专题督导.jpg
心理与生涯中心图片展示.png心理中心咨询规范化登记表 (3).pdf
4.15-5.2019年临港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与生涯指导实务培训报名表20190913(定).docx
“海旭”全程可追溯高品质河蟹2.jpg“海旭”全程可追溯高品质河蟹4.jpg“海旭”全程可追溯高品质河蟹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