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系列报道(40):“大思政”下的小课堂 海大点单式小课堂服务临港社区

发布者:刘源发布时间:2023-11-13浏览次数:10

编者按:2023年,上海海洋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推进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品牌,推动学校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正值建校111周年和扎根临港办学15周年,学校编发部分育人中心与学院“一院一品”特色工作案例与育人故事,把学校海洋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海大风格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

校社结对共建 推动双向赋能

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走深走实、提质扩面,上海海洋大学分别与南汇新城镇8个社区结对,搭建高校青年服务社区的桥梁。依托水产、远洋渔业、食品安全、生态保护等学科专业特色,因人因时因地设计主题,通过暑期课堂、主题团日、理论宣讲、实践参观、知识科普等方式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了良好的创新,社区与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双向赋能共发展。今年以来,上海海洋大学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工作不断深化,先后开展了30余场活动,覆盖居民共计4000余人次,实现了高校公益反哺社区,以创新的形式推动了大学生社区实践项目化、多样化、品牌化。“食品营养安全科普进社区”“社同行助力环保公益‘清滩'共筑美好”“顶科社区与学院主题教育专题联学”等特色活动孕育而生。

与临港社区开展结对共建

学生在临港家园开展食品营养科普

依托海洋学科专业特色 推出“自选点单”课程

7月,上海海洋大学联合南汇新城镇社区学校举办了“大思政下的小课堂:‘中国式现代化的临港故事’青年化阐释特色宣讲”活动,实践计划菜单式送课结合上海海洋大学学科发展特色,精挑设计了12门课程,包含了远洋生物鉴赏、鱼骨画、生态保护者等,用厨余垃圾鱼骨作画,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鱼骨画文化,增强孩子们对“江河湖海”的人文情怀。学校在远洋渔业方面具有学科优势,通过向中小学生介绍我国远洋渔业资源类别和其对应的不同作业方式,填补了大家对于远洋渔业资源认识的空白,激发探索远洋渔业方面的兴趣。学校致力于服务临港水域生态保护,学生宣从介绍水污染、开展净水实验课程,到前往临港“海绵公园”,实地进行海绵吸水实验、了解海绵技术储水、净水功能,不仅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还培养中小学生们保护水资源意识。

实践计划-滴水湖光开展认识滴水湖实践教学

变身“带娃高手” 助力解决“看护难”问题

由学校老师专家组团指导细心把关内容,分布在临港的19个居委可以自选点单实践课程,课程在保障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的课外爱好培养。实践主题和上课形式既兼具将学校特色贴近中小学生,又满足了不同学生对不同实践内容的选择需求。另外通过服务临港新片区的居民,让大学生变身“带娃高手”,缓解中小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科技报、上海青年志愿者各级媒体累计报道19次,收到各社区居民反馈表141份,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功入选了2023年“青年之家·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课程设计形成精品课件12份,旨在推动小课堂持续化、项目化,通过专业教师及学生完善内容,以海洋学科优势为载体,充实相关内容,拟在未来的暑期继续推出相关活动。

实践教学之开蚌取珠

上海海洋大学以校社实践联动的形式推动校园与社区深化合作,以社区实践计划为载体,开展学科特色服务活动、用好海洋文化资源等形式推动校园学科特色服务社会,引起了社区积极的反响,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临港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新征程上奏响新时代文明实践新乐章。


(供稿: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