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微,2011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2011-2013年于日本大阪大学免疫学前沿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2023年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先后任副研究员及紫江青年研究员,2023年3月至今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甲壳动物细胞免疫学研究,以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及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获得者。
感恩母校,回归母校
他曾是学海路校区的开荒者,作为学海路校区第一届本科生入驻,见证了学校的重要发展历程;他曾是军工路校区的谢幕者,作为军工路校区最后一届硕士生,见证了学校从上海水产大学到上海海洋大学的更名。离开学校15年后,2023年3月,李伟微完成了从校友到学校教职工的身份转变,投入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双一流学科和临港新城蓬勃发展的建设洪流。正如李伟微在采访中所说:“回归母校,助力母校建设和发展,是心里一直以来的愿望。”
挑战权威,勇于创新
“深入阐释甲壳动物免疫系统的运作机制,研发病害防控和抗病育种的新技术和新靶标,助力甲壳动物病害问题的解决,为水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这是李伟微选择甲壳动物细胞免疫学为研究方向的初心和使命。
他勇于挑战甲壳类等无脊椎动物只具有固有免疫的经典免疫学理论,充分借鉴高等脊椎动物的免疫学研究思路和理论但不盲从,坚持“宏观着眼,微观着手”,逐步描绘了甲壳动物免疫系统的新面貌,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系列学术论文,受到了国际知名专家的高度认可,多次应邀发表综述论文,并于今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李伟微在采访中谈到:“家庭微信群里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今晚不回去吃饭’,科研很苦,唯有热爱才能带给我们力量。”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谈到过去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李伟微说:“前进的征途中,鲜花和掌声属于过去,曾经的小小成绩不能代替今天的奋斗,更不能说明明天的灿烂。”他近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甲壳动物免疫学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如何突破现有研究思路的制约,带领科研团队进入领域内相关研究的“无人区”,从更高的视角解决更重要的底层科学问题,并逐步打通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链条。谈到其中的风险和困难,李伟微坚定地说:“科学研究意味着风险和坚持,原创性的探索更是难之又难,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教科书,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研究思路,不断修正前进的路线,坚持下去方能看到曙光。”
给学生的寄语
希望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利用大学的优秀平台,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同时,保持开放和多元的思维,勇于尝试和挑战自己,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