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广大青年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作为新时代青年,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海韵筑梦”实践队伍赴福建龙岩进行“醉爱闽西,山珍之恋——供销社合作背景下的助农考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由爱恩学院教师张雪滢带队,邀请龙岩市供销社负责人担任校外实践导师,紧紧围绕赓续红色精神,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引导爱恩学子上好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深入农村产业基地,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海韵筑梦”实践队前往红色革命老区福建龙岩7个市辖区县市,深入闽西田间地头一线调研,聚焦闽西特色农产品,运用自身所长和专业所学,结合供销社合作背景下的闽西农户在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销售所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实践活动目标,围绕农村农业农民,为推动供销社系统更好地融入和服务乡村振兴献计献策。
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海韵筑梦”实践队来到了长汀县河田镇芦竹村兰秀家庭农场。在鸡场负责人的讲解下,队员们了解到农场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三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向当地农户传授河田鸡养殖经验,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就业和致富,带领乡亲们靠真本事一起脱贫致富,有的还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养鸡大户。
为深入了解龙岩花生企业的发展状况,探索适合龙岩花生产业振兴的特色方法,助推乡村振兴。实践队前往龙岩市新罗区龙瑞香食品有限公司与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沟通,参观了配有专业流水线的生产加工器械,从清洗、分拣、称斤、装袋等一系列工序中,了解到龙岩花生在生产、加工、售卖的现状以及对其区域特色产业的思考与总结,助力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以此促进乡村振兴。
“海韵筑梦”实践队来到位于连城县文亨镇亨明村的明源白鸭养殖基地,基地依山傍水,一只只白羽毛、黑嘴巴的鸭子在池里欢快地觅食,这就是连城白鸭。据悉当地合作社会为周边村子的贫困户免费提供鸭苗养殖服务,采取“供销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帮助连城县众多农户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未来,为迎合更多顾客的需求,合作社的发展重心也将往“代加工预制菜”方向发展,助推连城白鸭产业再次升级。
“哈喽,屏幕前的小伙伴们,今天是闽西连城特色农产品的直播专场,给大家带来了咱们连城县的特产地瓜干,它们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是红军在连城打游击时为应对饥饿,便和山区农民一起在房前屋后种地瓜,是当年红军长征时期的主要粮食。我们特别为大家精选了地瓜干丝、水晶红薯仔、倒蒸地瓜干。直播间还有龙岩花生、连城白鸭等助农产品,快动动手指点击下方小黄车吧!”在位于连城县农副产品直销中心的直播间,“海韵筑梦”实践队成员卖力地“吆喝”,为闽西原滋原味的特色农产品打“call”,吸引全国各地观众进入直播间抢购,直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为了让众多闽西优质农产品“飞入百姓家”,让乡村振兴搭上“互联网+”的快车道,实践队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农村电商+乡村振兴”模式,充分发挥语言优势与专业特长,将红色故事与当地农产品巧妙融合,采用中英双语直播形式对连城地瓜干、上杭萝卜干、长汀豆腐干等当地农产品进行推介,深度溯源农产品背后的红色文化内涵,助力闽西农特产品“出深山”,为赋能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弘扬古田会议精神,探寻乡村振兴红色密码
在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社下山西麓,“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熟悉和牵挂的地方,“海韵筑梦”实践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以“实境课堂”学习党史,让红色教育触手可及,聚焦古田会议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探寻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古田样本”,使党史学习教育入耳入脑更入心。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毛泽东同志曾写下《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龙岩籍海大学子林子涵、钟杰飏结合古田会议会址、古田会议纪念馆、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中的珍贵革命文物、重要历史照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实践团成员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闽西儿女英勇无畏的先进事迹,带领大家感受革命先辈艰苦卓绝、坚韧不拔的崇高精神。
穿上红军服跨越时空“参加”古田会议、与英勇的战士“共夺”泸定桥。在“星火燎原”红色主题蜡像馆中,实践团成员沉浸式体验古田会议、飞夺泸定桥、爬雪山等经典历史瞬间,感受当年的革命斗争情形,追忆红色历史,感悟初心使命。
尝一罐“红军可乐”客家米酒、品一壶“红军入闽”纪念茶,实践队成员观察到当地除了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外,闽西革命老区还特别打造了闽西农特产品新地标“红古田”,将扶贫农产品中融入红色底蕴,把“古田会议”这个金字招牌用足、用好、用活。此外,当地特别注重红色文化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协同发展,开发红色研学产业和乡村旅游,助力闽西革命老区发展,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提交红色答卷。
发挥世遗土楼优势,找准乡村振兴新支点
“我对《大鱼海棠》里的取景地福建永定土楼非常好奇,现场看到了真正的土楼让我很是震撼,当《大鱼海棠》回归现实,走进传说中的围楼,祖辈几代人共同生活、和睦相处,这种独有的烟火气息让我甚是感动。”实践队成员中来自上海的小伙儿丁志强兴奋地说道。为了更好地学习土楼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成员向当地村民学习客家方言、了解客家民俗,从多方面去体验了解客家文化,同时学习到土楼具有防震、防火、防御等多种功能,通风和采光效果良好,展示了客家人的聪明智慧与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精神。
“国家非遗木偶戏表演”“土楼夜间3D灯光秀”“土楼经典民宿小馆”这些非遗文化让旅游“活”化,让“海韵筑梦”实践团成员眼前一亮,吸引同学们驻足观赏与拍照打卡。当地依托独具特色的客家土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旅产业,建立了“非遗+文旅”融合新模式,使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广,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此次实践活动持续受到了龙岩当地主流媒体“新罗TV”的关注报道,这不仅是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认可,更向社会各界展现了海大青年知农懂农爱农的责任与担当。爱恩学院“海韵筑梦”实践团始终秉承着“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恪守知农爱农初心,在田间地头的火热实践中练就强农兴农本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展现青春担当,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供稿:爱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