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6日,上海海洋大学特邀由上海戏剧学院2018级播音与主持专业全体学生出演的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原创情景朗诵诗剧《黄炎培》在校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演出。黄炎培是上海海洋大学的主要创办人,又正值建校107周年校庆季,《黄炎培》在海大的上演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同天连演两场。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钱雨晴,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吴嘉敏,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海洋大学校长程裕东,党委副书记吴建农,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卫东,党委常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朱克勇,民建市委机关各部室领导、临港地区民建会员代表、上海海洋大学师生代表到场观看。
作品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为促成国共和谈,民主党派创始人黄炎培访问延安,与中共领导人会晤,共商国家大事,并与毛泽东长谈达十几小时,其中关于“周期率”的对话,至今仍警钟常鸣,引人深思。演出末尾,一曲轻快悦耳的《生日快乐歌》展现了黄炎培与新中国同一天生日的巧合。在民主爱国人士的见证下,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余音绕梁,振奋人心。
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吴嘉敏表示,上海海洋大学一直以来坚持以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品读海大等校史教育滋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书生爱国”是黄炎培的个人历史,也是近代中国广大知识分子一代又一代的行程。从痛苦的经历和观察中,从矢志不移的忠于祖国的行进中,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中,从同共产党人的接触中,经过严肃的反思和比较,黄炎培看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希望所在,找到了“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之路。他一生抱定救国兴邦的理想,为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次两校联动推动此次演出,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再次教育师生感受学校的创校初心,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副主任、该剧导演董健表示,此次演出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更是一次重走历史路的体验。26日下午,该剧所有演职师生还到《饮水思源》雕塑前为黄炎培敬献了鲜花。
据悉,黄炎培是江苏川沙人(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人)。1901年考入南洋公学,受教于蔡元培、张元济等。次年中江南乡试举人。著名教育家,上海海洋大学主要创办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等职。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主持江苏省教育工作,重视实业教育,“视水产为吾国破天荒之新事业而财力亦足以副之”。1912年,江苏省临时议会知会于民国元年(1912)案内议决设立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时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黄炎培襄助张謇创设上海海洋大学前身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并举荐张镠(上海海洋大学首任校长)为学校筹办员。1912年,黄炎培在《教育杂志》第3期上发表《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写道,“吴淞水产学校(吴淞校舍未竣工暂设上海)”。1913年2月,学校编制完成《本校五年间计划书》,呈送江苏省教育司。该计划书得到黄炎培采纳,并收录于其所著《八十年来》。1914年,黄炎培为即将出版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之刊》题写刊名。抗日战争期间,黄炎培积极呼吁维持水产教育,促使国民政府先于四川合川国立第二中学设水产部,后独立设立国立四川水产职业学校,使中国水产教育血脉得以延续,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上海海洋大学师生。1945年,黄炎培与毛泽东的“窑洞对话”成为中共党史上的一段佳话。2006年11月25日,黄炎培之子,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名誉副理事长黄大能到上海海洋大学指导工作并参观学校鲸馆。2012年,黄炎培之孙、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在京接见校领导。2012年11月2日,时值学校百年校庆之际,张謇、黄炎培、张鏐铜像(《饮水思源》雕塑)揭幕。黄炎培之孙、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张謇嫡孙、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张绪武,上海海洋大学时任党委书记虞丽娟、校长潘迎捷等共同在铜像前合影。黄孟复欣然为校庆题词:“百年海大世纪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