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正能量 增添暖色调 激发精气神 服务双一流

发布者:蔡霞发布时间:2023-11-26浏览次数:11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班子优化、道德教化、师风感化、精神内化、景观靓化、阵地固化为抓手,对标对表“六好”标准,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落实创建责任、严格创建标准、突出全员创建,持续推动创建工作与立德树人、双一流建设任务深度融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丰润道德滋养。

一、强化思想引领 培育时代新人

理论学习,落实到位。强化思想引领。健全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教职工年度学习制度。中心组以专题研讨、辅导报告、联学共建等形式开展学习,三年来共组织学习66次。今年,学校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年度重大政治任务,组建主题教育读书班,着力营造浓厚氛围,主题教育以来,在中组部共产党员网、光明日报、文汇报、上海智慧党建网等媒体开展相关报道120余次。

理论教育,导向正确。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以学生版大师剧《朱元鼎》、民族音乐展演等创新党史文化教育课程,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乡村振兴、海洋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等为题举办四季市教卫系统“伟大工程”示范党课。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3门课程入选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2021年在市属高校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校党委书记和分管校党委副书记带头全程讲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成功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重视师德,文明修身。扎稳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加强精神引领、榜样引路,推进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学习宣传。培育产生一批先进典型,如海洋深渊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水产养殖系获市工人先锋号,戴小杰劳模工作室获批市教育系统劳模工作室、信息学院“数字海洋”团队获市“三八红旗集体”等。组建师生宣讲团,以“学习党的二十大,青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累计开展校内外宣讲活动70场,学习研讨27场,相关主题活动430场,形成精品宣讲微课10节。

二、坚持党的领导 落实主体责任

班子建设,扎实有力。建立书记碰头会制度,抓实班子务虚会,增强党务例会、行政例会专题研讨功能,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民主测评满意度达90%以上。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制定责任分工清单、“一岗双责”清单。开展巡视巡察整改落实情况专项检查,跟进督办,追责问责。优化干部结构,2021年至今,调整交流干部39人次,其中80后占比由13%提高到22%,85后占比由0.8%提高到5.1%。选派干部参加本级培训及上级调训,每年开展各类干部培训班10次左右,培训各类干部900余人次。

党建引领,聚势赋能。深化“四责协同”机制,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整合党建资源,强化支部建设。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2021年至今召开全校警示教育大会5次、典型案例通报会2次。畅通表达诉求渠道,制定《上海海洋大学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及时规范处置信访举报。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论坛、讲坛、讲座、报告会、研讨会审批管理,做好校园新媒体账号台账管理。

三、强化教育教学,提升办学质量

内部治理,规范清晰。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2021年核准通过《上海海洋大学章程》,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在教学、科研等学术事务中的作用,学术委员会咨询、协商、审议与监督功能完备。落实教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推动师生员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现。

教学科研,优化提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学校在岗教授、副教授授课比例96.37%。持续开展应届毕业生教育服务质量调查,受评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率均在90%以上。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学、生物与生物化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2023年软科大学学术排名首次进入全球前1000名(801-900名),水产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最高评级。

四、丰富校园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文化育人,有序开展。深挖百十年办学精神内涵,开展“品读海大”活动,累计覆盖33000余名学生,出版《江南海洋文化》《金鱼之美》等十余部校本育人教材。开展全学生版大师剧《朱元鼎》巡演。深化人文教育,组织百川汇海大师讲坛,邀请院士、奥运冠军等来校讲学。发挥文博育人优势,新建“双一流”建设成果展、水域生态治理成果展、远洋渔业科技馆,更新建设校史馆。

媒体传播,构建格局。健全校内媒体,加强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台、校报、电子屏、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告栏等学校现有宣传平台,发挥其德育功能,其中,学校公众号粉丝达12万,期间最高排名为上海市第4名,全国第37名,抖音粉丝量达到112万,2022年第一季度抖音号影响力在全国本科高校中排名第一。做好党报党刊订阅,建立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学校对外信息发布管理。

五、优化校园环境,加强后勤保障

健康平安校园,师生共享。优化学生体质测试条件,建设“学生体质测试实验室”项目。阳光体育活动成绩优异,2021年校体育代表队获得奖项90个。2023年,龙舟队在中国龙舟公开赛获冠亚军,获第七届中国大学生赛艇锦标赛两银一铜,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皮划艇锦标赛六金六银一铜,成功举办上海市第一届学生水上运动会。防控体系完备,无烟学校达标,学生健康体检率达100%。搭建校内视频监控专网,组建安防平台,形成7个安全管理子系统。积极组织平安志愿者日常参与学生宿舍消防检查等活动。

生态校园,整洁有型。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获市教委2022年度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优秀小区”“上海市垃圾分类百佳学校”称号、上海市高校垃圾分类示范点项目。生态环境优美,校园绿化率35%以上。2021年竣工的海洋科技大楼获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2022年获得上海市“节约用水示范(标杆)学校”称号;2023年获颁“上海市绿色学校”。学校所有餐厅均为六T管理达标食堂,师生对后勤各项服务工作满意率达85%以上。

六、强化责任担当,校社共建共享

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2021年以来,校级层面组织志愿活动100余场,招募志愿者45500人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达到40%以上,其中2021年度全校师生员工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参与率达86.78%。2022年疫情期间,组织志愿者24300人次。2023年专门成立“美丽滴水湖”生态文明志愿实践社团,为上海生态之城贡献力量。有序开放学校教研、文体等资源服务社会。上海市青少年海洋科学研究院和科学商店连续14年为上海市各社区、街道、中小学送去科普知识。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2021年以来,学校参与起草中宣部文件《新时代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发起成立高校志愿服务研究联盟;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服务研究基地落户学校。落实献血任务,完成征兵计划。2021至2023年,师生累计献血3837人次。2021年以来共完成征兵任务131人。

七、特色工作

1.立足优势特色 培育时代新人

彰显海洋育人特色,培养“既心怀国之大者,又践行‘勤朴忠实’的新时代海洋人”。2021年7月,学校承办第十一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牵头建设临港新片区“大思政课”综合试验区,2023年5月正式启动上海“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上海海洋大学-临港新片区)。获批市级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1个、示范课程7门、教学名师1名、课程思政示范团队4个;获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向教育部提交了水产类及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发挥“农民丰收节”“蟹文化节”等品牌活动育人作用。2023年,“庆丰收 促和美”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劳动育人主题活动被多家媒体报道,丰收节劳动育人视频备受关注,专属词条“大学校园里的丰收节”登上抖音同城热搜榜三天,同时被上海发布、浦东发布等转载,影响力持续扩大。第十七届蟹文化节吸引30余家媒体关注,围绕大赛筹备、河蟹产业发展、河蟹文化等方面多角度、多渠道报道赛事,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发布多篇报道,产生广泛影响。学校“直播带人”探索“互联网+就业”新模式,登上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微言教育”公众号发布“神仙导师”高春梅(疫情期间接研究生到家住43天,并辅导考取博士)、高校博物馆、就业推介、“守护”校园、海洋日等多篇学校相关报道。

2.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显担当

深度参与国际履约,大洋渔业治理话语权日益巩固。服务三农(三渔),精准帮扶助力乡村振兴。聚焦新疆、云南等边疆地区推广绿色养殖,陕西黄龙案例入选教育部第五届精准脱贫典型项目,与崇明区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王成辉教授获首届上海市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才。草鱼优良种质,在江苏、江西等7个省市推广133.2万亩。中华绒螯蟹“江海21”品种及其培育技术入选2023全国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在全国18个省市养殖,总面积超120万亩。缢蛏新品种“申浙1号”,累计推广40余万亩,良种养殖覆盖率达到70%。团头鲂“浦江2号”在江苏、安徽等10省市示范推广,养殖面积达11.3万亩,产值超过10亿元。2021年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超1亿元,科技成果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的交易额全国排名第44位。建设海洋战略智库研究中心,提交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提案和报告56个,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

3.推进文明实践研究,志愿服务结硕果

建强上海海洋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加强文明与长三角三省一市七个县市区共同发起“长三角区域七城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圈”,与内蒙古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研讨会”。学校注册志愿者1.12万人,占全校总人数68%,服务覆盖范围涵盖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多个场域。2021级硕士研究生何睿杰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水产与生命学院《闻名“虾”迩、“蟹”逅乡村——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服务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金奖、“奉献杯”第三届上海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外国语学院《走进深蓝——海洋强国下的海洋科创教育项目》获得“奉献杯”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铜奖、第三届上海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