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模范”系列报道之四十九(汪桂玲):本研一体化育人,桃李芬芳满天下

发布者:蔡霞发布时间:2023-03-06浏览次数:27

编者按:在这春意盎然、万象更新的美好季节,为庆祝第113个国际妇女节,进一步激励海大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校园网选取了部分女教师的感人事迹,凝心聚力、提振士气。

汪桂玲,教授,博士生导师,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负责人。从教24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作为本硕博一体化科研育人示范团队负责人,重视科研反哺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参编教材及专著3部,副主编教材获得农业部优秀教材奖,主讲遗传学为课程思政示范课,获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及校级一等奖,连续多年获好课堂;所带博士生和硕士生多次获国家奖学金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获优秀研究生导师和育才奖。作为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上海海洋大学淡水水产动物种质资源创新团队的核心骨干,致力于淡水珍珠性控育种研究,在国内外率先开展淡水珍珠蚌双单亲遗传及其在性控育种中的应用,成功培育5个淡水珍珠蚌新品种中的3个(康乐蚌、申紫1号和申浙3号)。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上海市农科、科委及教委课题11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多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曾在大团中学支教半年,多次代表学校参与上海市生物高考命题参与我院生物科学专业春季招生命题工作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命题和招生工作,每年参加教授博士团科技下乡服务。 

本研一体化育人,桃李芬芳满天下

汪桂玲1999年来校任教,现为水产养殖学专业负责人,是学校本研一体化育人团队负责人,先后承担本科生“遗传学”“遗传育种学”“珍珠与珍珠文化”等课程;同时承担研究“现代遗传学”“水产动物种质资源育种实验”等课程。面向本科生开放科教平台和科研项目,建立“导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本科生”的金字塔式本研一体化教学团队,坚持寓教于研。

在本科生教学方面:24年以来,她一直坚持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每年都会参加和认真完成本科生的教学工作,目前累计为超过2000名本科生同学授课。2018年,副主编出版《水族动物育种学》,2020年获得农业部优秀教材,2022年,参编《水产辞典》。主讲《遗传学》2021年获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022年获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及校级一等奖,连续多年获好课堂;教学成果丰富,先后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校级特等奖和一等奖;带领本科生参加全国生命科学创新创业比赛,获优秀成果优秀指导教师奖。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已累计招收和培养了50多名硕博研究生,所带博士生和硕士生多次获国家奖学金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2020年汪桂玲获“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2021年获校级育才奖。2022年受到学校妇工委的邀请,作为女性师生科研对话的教授代表为女生作了“本硕博一体化科研育人”的报告,反响热烈。在24年的教学生涯中,汪桂玲对教学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教学成果丰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桃李满天下。

科研成果丰硕,促进学科发展

汪桂玲作为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上海海洋大学淡水水产动物种质资源创新团队的核心骨干,长期致力于淡水珍珠性控育种研究,在国内外率先开展淡水珍珠蚌双单亲遗传及其在性控育种中的应用,团队成功培育5个淡水珍珠蚌新品种中的3个(康乐蚌、申紫1号和申浙3号)。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上海市农科、科委及教委课题11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多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

“十一五”期间,通过主持上海地方能力建设项目“三角帆蚌抗病品系基因辅助选育研究” 和上海市教委一般基金“五大湖三角帆蚌微卫星DNA和ISSR多态性与杂种优势预测”及参与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三角帆蚌种质对淡水珍珠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等研究获得了一批有关淡水珍珠蚌育种的关键性成果。2005年“三角帆蚌与池蝶蚌杂交优势利用技术”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和浙江省绍兴市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五),2007年获批新品种“康乐蚌”(排名第三),2008年,“淡水珍珠蚌新品种选育和养殖关键技术”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

“十二五”期间,通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角帆蚌双单亲遗传和性别鉴定”和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我国主要淡水珍珠蚌线粒体基因组DUI研究”的研究获得了一批有关淡水珍珠蚌双单亲遗传的关键性成果。2015年“淡水珍珠蚌线粒体基因组双单亲遗传的研究与应用”荣获上海海洋大学科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十三五”期间,通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M型线粒体在三角帆蚌性别分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遗传基础”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 “重要养殖贝类种质创制与规模化制种”子课题“淡水珍珠蚌性别决定与育种” 的研究获得了一批有关淡水珍珠蚌双单亲遗传与性别决定的关键性成果。2018年 获批新品种-三角帆蚌“申紫1号” (排名第四),2020年“三角帆蚌良种培育与产业技术创新应用”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四)。

进入“十四五”后,2022年底获得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2021到2022年是收获的2年, 2021年获批新品种-三角帆蚌“申浙3号” (排名第四),2021年“上海海洋大学淡水水产动物种质资源创新团队”荣获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排名第四)2022年“珍珠蚌良种培育与产业技术创新应用”获得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四)。

产学研结合,服务于社会

汪桂玲所在的团队先后与诸暨、金华和武义等的养殖场和企业合作,培育推广淡水珍珠蚌新品种。目前我国淡水珍珠蚌只有5个新品种,其中“康乐蚌”、三角帆蚌“申紫1号”和“申浙3号”均为该团队培育,扩大了学校在淡水珍珠蚌的行业影响力,为淡水珍珠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疫情期间团队积极推进复学复产,创新产教融合线上实践教学模式。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秘书长兼职作用,主动与中国渔业协会、中国水产养殖网对接,召集双师型知名教授在中国水产养殖网联合举办淡水养殖公开课,既培育学生又指导生产技术人员和养殖户,一举两得。

2015年,汪桂玲受学校委派在学校附属中学大团中学支教半年,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她是上海市生物高考命题组专家,多次代表学校参与上海市生物高考命题,同时参与本校水产与生命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春季招生命题工作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命题和招生工作;每年参加教授博士团科技下乡服务。

汪桂玲勤勉敬业,师德师风优良,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教学和科研成果丰硕,扩大了学校在淡水珍珠蚌的行业影响力;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服务于社会。汪桂玲作为一名专业教授,她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当代女教师形象!